1、五位一体: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先进文化建设、社会建设、生态建设
2、最基本的国情(最大的实际):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,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算起,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。
3、党和国家制定一切路线、方针和政策的总(根本)依据: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
4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:经济上: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,地区发展不平衡
文化上: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文化素质还不够高
政治上: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
5、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: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。
6、列举民生问题:上学难、看病贵、房价高、就业难、养老难、食品不安全、环境污染、交通拥堵、物价上涨快、收入差距大
7、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途径: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大力发展生产力,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。
8、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是:经济建设 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:发展
9、党基本路线核心内容: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地位:是兴国之要,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
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地位:是立国之本,政治基石
改革开放的地位:是强国之路,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。
10、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: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,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,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。
11、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:
(1)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坚持改革开放
(2) 坚持党的正确领导,落实科学发展观
(3) 坚持科教兴国、人才强国战略
(4)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
(5) 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
12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: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。
13、建党百年目标/第一个百年目标/“十三五规划”完成之时(2020年):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
14、建国百年的目标/第二个百年目标/最伟大的中国梦(2050年):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
15、我国经济现状:
成就:(1)我国/省经济快速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;
问题:(2)地区发展不平衡,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。生产力水平比较低
16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:以公有制为主体,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。
17、我国的分配制度:以按劳分配为主体,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。
18、公有制经济的地位:①主体地位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③我国经济社发展的重要基础。
19、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: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。
20、非公有制经济作用:①有利于增强国民经济活力,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、创造性②有利于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。
21、国有经济的地位: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。
22、集体经济的地位: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23、直接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是:集体经济
24、小微经济、草根经济、民营经济、网店、自主创业,都属于:非公有制经济
25、政府对公有制经济的态度: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
26、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:鼓励、支持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
27、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/根本原则: 共同富裕
28、实现共同富裕采取的具体战略措施说明了什么:我省/国家致力于推动城乡、区域协调发展,实现共同富裕。
29、改革、发展、稳定的关系:改革是动力;发展是目标;稳定是前提;
30、在我国,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
31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是:坚持党的领导、人民当家作主,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。
32、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: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
33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: 人民当家作主
34、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: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
35、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:
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、一国两制。
36、我国的权力机关: 人民代表大会
37、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: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
38、我国的行政机关: 政府
我国最高行政机关: 国务院
39、我国的检察机关: 检察院
40、我国的审判机关: 法院
41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: 最高权力机关
42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: 根本政治制度
43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:立法权(只要材料中有法)
监督权(出现工作报告)
任免权(任命罢免国家领导人)
决定权(除其余三个以外的重大事务)
44、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: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(人民政协)
45、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: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
46、新型民族关系: 平等、团结、互助、和谐。
47、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: 民族平等、团结、共同繁荣。
48、与少数民族相处时:三个尊重: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、宗教信仰、风俗习惯;
履行的义务: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。
49、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、最广泛、最直接的途径: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
50、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: 和平统一、一国两制。
51、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∕基础∕前提∕政治基础: 一个中国
52、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: 中国共产党
53、坚持党的领导 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:
54、党为人民的知识点:党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,执政为民;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;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。
55、党的性质: 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,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。
56、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: 依法治国
57、依法治国的“主体”: 人民群众__
依法治国的“法”: 宪法和法律规定_
依法治国的“核心”: 依宪治国__
58、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(新方针)是: 科学立法、严格执法、公正司法、全民守法。
59、依法治国的“前提”: 科学立法__ (制定修改废除法律)
依法治国的“关键”: 严格执法__(政府各部门执法)
依法治国的“防线”: 公正司法__(法院检察院审理案件定罪量刑)
依法治国的“基础”: 全民守法__(宣传学习有关法律)
60、政府的性质: 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,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。
61、政府的工作宗旨: 对人民负责,为人民服务。
62、行使监督权的途径: 信访、电子邮件、电话、舆论媒体监督、找人大代表反映。
63、行使监督权时的注意事项: ⑴必须是合法的;
⑵要出于公心,实事求是,理智行事,不可妨碍公务;
⑶若是在网络上行使监督权,注意遵守网络秩序。
64、人口国情(人口现状)基本特点: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、人口基数大、新增人口多、人口素质偏低。
65、资源国情(资源现状):自然资源总量大,种类多,人均占有量少,开发难度大;资源利用不合理不科学,利
用率低,浪费严重。
66、环境国情(环境特点):总体上,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,部分地区有所改善,但目前我国的
环境形式依然严峻,不容乐观。
67、生态方面总的现状:各种资源短缺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,生态形势依然严峻。
68、面对我国人口、资源、环境方面的国情,我国实施的战略有可持续发展战略、科教兴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。
69、面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,我国落实的发展观是 科学发展观。
70、面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,我国实施的国策有计划生育、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。
71、面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,我国建设的是 生态文明 。
72、两型社会: 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 。
73、“先进文化”建设=“精神文明”建设。
74、先进文化建设包括:思想道德建设、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。
75、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、重要内容:思想道德建设。
76、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、智力支持: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。
77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,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。
78、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,是民族振兴的基石。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,国家优先发展教育。
79、为解决教育和科技问题,我国实施的战略有 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。
80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关键是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。
81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,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。科技创新处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。
82、促进创新的发展,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。
83、国际竞争的实质: 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。
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 人才的竞争。
84、创新的关键是人才。
85、国家坚持尊重知识,尊重人才,尊重劳动,尊重创造的四个尊重方针。
86、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和平与发展。
87、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 ,经济全球化是一把 双刃剑。
88、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,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。
89、中国在国际上的作用: 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,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,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。(错误说法:主导作用、领导力量、决定性作用)
90、中国的国际形象 和平、合作、负责任的大国。
合肥唯一一家专注初三中考冲刺的金魁教育与您分享 |